首页/药草/活血/
药草铺丹参药草图集
药草铺丹参药草图集
药草铺丹参药草图集
药草铺丹参药草图集

丹参

0关注
多年生草本,全株密被柔毛。根圆柱形,砖红色。茎直立,多分枝。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3~7,顶端小叶较大,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先端钝,基部宽楔形或斜圆形,边缘具圆锯齿,两面被柔毛。轮伞花序有花6朵至多朵,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,密被腺毛和长柔毛;小苞片披针形,被腺毛;花萼钟状,先端二唇形,萼筒喉部密被白色柔毛;花冠蓝紫色,二唇形,上唇直立,略呈镰刀状,先端微裂,下唇较上唇短,先端3裂,中央裂片较两侧裂片长大,又作浅2裂;发育雄蕊2枚,伸出花冠管外盖于上唇之下,花丝比药隔短,2下臂的药室不育,顶端联合;花柱较雄蕊长,柱头2裂。小坚果长圆形,熟时暗棕色或黑色,包于宿萼。花期5~8月,果期8~9月
dān shēn
拼音注解
Salvia miltiorrhiza
英文名
月经过多而无瘀血者禁服,孕妇慎用。不宜与藜芦同用
使用禁忌
生于山坡草地、林下、溪旁。分布于甘肃、四川、贵州等地
产地分布
秋季挖取根部,除去茎、叶、须根,去净泥土,晒干
采集加工
性微寒,味苦。归心经、肝经
性味归经
祛瘀止痛、活血痛经、清心除烦。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
功效作用
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
药用部位
紫丹参、赤参、红丹参、血参根、血参、山参、山红萝卜、大红袍、滇丹参、川丹参
别名
多年生草本,全株密被柔毛。根圆柱形,砖红色。茎直立,多分枝。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3~7,顶端小叶较大,卵形或椭圆状卵形,先端钝,基部宽楔形或斜圆形,边缘具圆锯齿,两面被柔毛。轮伞花序有花6朵至多朵,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,密被腺毛和长柔毛;小苞片披针形,被腺毛;花萼钟状,先端二唇形,萼筒喉部密被白色柔毛;花冠蓝紫色,二唇形,上唇直立,略呈镰刀状,先端微裂,下唇较上唇短,先端3裂,中央裂片较两侧裂片长大,又作浅2裂;发育雄蕊2枚,伸出花冠管外盖于上唇之下,花丝比药隔短,2下臂的药室不育,顶端联合;花柱较雄蕊长,柱头2裂。小坚果长圆形,熟时暗棕色或黑色,包于宿萼。花期5~8月,果期8~9月
植物形态
含丹参酮Ⅰ、丹参酮ⅡА、丹参酮Ⅱв、隐丹参酮、紫草酸B、丹参隐螺内酯、二氢丹参酮、丹参酸乙、二氢异丹参酮Ⅰ、丹参醇、丹参内酯、替告皂苷元、β-谷固醇、豆固醇、柳杉酚等
化学成份
制剂能使实验动物心冠状动脉扩张,使心功能获得明显改善。注射液有抗凝血作用。提取物体外有抑菌作用。隐丹参酮是抗菌的有效成分。保护心脑系统;降血脂;抗动脉粥样硬化;活血化瘀;增强耐缺氧能力;增强免疫功能;抗炎及抗过敏;护肝;抗胃溃疡;抗肿瘤;镇静镇痛;对呼吸系统有保护作用;改善肾功能;抗氧化;抗菌;促进皮肤伤口、骨折愈合;有性激素样作用
药理研究
根茎短粗,顶端有时残留茎基。根数条,长圆柱形,略弯曲,有的分枝并具须状细根,长10~20厘米,直径0.3~1厘米。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,粗糙,具纵皱纹。老根外皮疏松,多显紫棕色,常呈鳞片状剥落。质硬而脆,断面疏松,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,皮部棕红色,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,导管束黄白色,呈放射状排列。气微,味微苦涩。 栽培品较粗壮,直径0.5~1.5厘米。表面红棕色,具纵皱,外皮紧贴不易剥落。质坚实,断面较平整,略呈角质样
药草性状
用量9~15克,煎服,大剂量可用至30克。用治月经不调、经闭痛经、癥瘕积聚、胸腹刺痛、热痹疼痛、疮疡肿毒、心烦不眠;肝脾肿大、心绞痛
临床应用

药草铺报告分享群来啦!

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。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,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。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,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。


以上内容(含文字、图片、视频)不代表本站观点。以上内容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如有转载、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:2399943920@qq.com处理

唇形科 性寒 味苦 心经 肝经 秋季 山坡 草地 林下 溪旁
  • 资讯
  • 药方
  • 药草
  • 网友评论
Copyright © 2021-2022 https://www.yaocaop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药草铺 闽ICP备2021016764号-3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310号
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自于互联网、正规药学专著、杂志和文摘,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,也恳请批评指正。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