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/药草/温里/
药草铺桂皮药草图集
药草铺桂皮药草图集
药草铺桂皮药草图集

桂皮

0关注
川桂:乔木,高25米,胸径30厘米。枝条圆柱形,叶互生或近对生,卵圆形或卵圆状长圆形,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,上面绿色,光亮无毛,下面灰绿色,晦暗。叶柄长10~15毫米。圆锥花序腋生,少花,聚伞状,具梗,与序轴均无毛或疏被短柔毛。花白色,花梗丝状,被细微柔毛。花被内外两面被丝状微柔毛,能育雄蕊9,花丝被柔毛,花药长圆形,药室4,外向。退化雄蕊3,位于最内轮,具柄。子房卵球形,长近1毫米,花柱增粗,长3毫米。成熟果未见;果托顶端截平,边缘具极短裂片。花期4~5月,果期6月以后。   天竺桂:常绿乔木,高达15米。树皮灰褐色,平滑。叶近对生,在枝条上部者互生;叶柄长6~11毫米,无毛;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锐尖或渐尖,全缘,上面绿色,光亮,下面灰绿色,革质。圆锥花序腋生,总花梗末端有3~5朵花,呈聚伞状排列;花被筒倒锥形,花被裂片6,能育雄蕊9,内藏,花丝被柔毛;子房卵球形,略被微柔毛,花柱稍长于子房,柱头盘状。果实长圆形,长约7毫米,直径约5毫米,无毛;果托浅杯状,顶部张开,全缘或具浅圆齿。花期4~5月,果期7~9月。
guì pí
拼音注解
Chinese cinnamon (Cinnamonum cassia)
英文名
桂皮性热,适合天凉时节食用,夏季忌食桂皮;由于桂皮性热活血,易损胎气,所以孕妇一定要慎食;阴虚火旺、血热出血者也不
使用禁忌
川桂:生于山谷、山坡林中。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、江西、中南、四川、贵州。天竺桂:生于常绿阔叶林中。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台湾。
产地分布
冬季剥取树皮,阴干,后除去杂质及精皮,用时捣碎
采集加工
性温,味辛、甘。归胃经、大肠经、肝经、肾经
性味归经
温脾胃,暖肝肾,祛寒止痛,散瘀消肿。属温里药
功效作用
樟科植物川桂、天竺桂及阴香的树皮
药用部位
桂,牡桂,紫桂,大桂,小桂,辣桂,桂皮,玉桂,桂木皮,樱皮,木桂,木桂皮,桂树皮,糠桂皮,紫油桂,菌桂,筒桂,板桂,油桂,官桂,安桂,薄桂,油肉桂,赤油桂,上肉桂,上油桂,上官桂,筒桂,篱桂,第桂,月桂,跤趾桂,大板桂,安边桂,绿水桂,桂楠,刁安,丹阳木皮
别名
川桂:乔木,高25米,胸径30厘米。枝条圆柱形,叶互生或近对生,卵圆形或卵圆状长圆形,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,上面绿色,光亮无毛,下面灰绿色,晦暗。叶柄长10~15毫米。圆锥花序腋生,少花,聚伞状,具梗,与序轴均无毛或疏被短柔毛。花白色,花梗丝状,被细微柔毛。花被内外两面被丝状微柔毛,能育雄蕊9,花丝被柔毛,花药长圆形,药室4,外向。退化雄蕊3,位于最内轮,具柄。子房卵球形,长近1毫米,花柱增粗,长3毫米。成熟果未见;果托顶端截平,边缘具极短裂片。花期4~5月,果期6月以后。   天竺桂:常绿乔木,高达15米。树皮灰褐色,平滑。叶近对生,在枝条上部者互生;叶柄长6~11毫米,无毛;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锐尖或渐尖,全缘,上面绿色,光亮,下面灰绿色,革质。圆锥花序腋生,总花梗末端有3~5朵花,呈聚伞状排列;花被筒倒锥形,花被裂片6,能育雄蕊9,内藏,花丝被柔毛;子房卵球形,略被微柔毛,花柱稍长于子房,柱头盘状。果实长圆形,长约7毫米,直径约5毫米,无毛;果托浅杯状,顶部张开,全缘或具浅圆齿。花期4~5月,果期7~9月。
植物形态
天竺桂树皮含挥发油,油中主要成分含水芹烯、丁香油酚、甲基丁香油酚。叶含挥发油,油中含黄樟醚,丁香油酚,1,8-桉叶素等。川桂树皮含挥发油,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,1,8-桉叶素,桂皮醛等。
化学成份
①镇静作用。②降温作用。③降压作用。④健胃作用。⑤肠管兴奋作用。⑥通经作用。⑦杀菌作用。⑧健胃和驱风剂。⑨祛痰镇咳作用。⑩利尿作用。⑪抗放射作用。⑫抗补体作用。⑬调节血糖。
药理研究
天竺桂皮:树皮为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,大小不等,一般长30~60厘米,厚2~4毫米。外皮灰褐色,密生不明显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;内表面红棕色或灰红色,光滑,有不明显的细纵纹,指甲刻划显油痕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。气清香而凉略似樟脑,味微甜辛。川桂皮:不规则块片,厚1~3毫米。外皮褐色或棕褐色,粗糙,皮孔呈点状或椭圆形突起,或有灰棕色花斑;内表面灰棕色或棕色。质硬,断面浅棕色或棕色。香气弱,微有樟脑气,味辛凉、微辣。
药草性状
内服:煎汤,用量6~12克。外用:适量,研末用水或酒调敷。主治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腰膝酸冷,寒疝腹痛,寒湿痹痛,瘀滞痛经,血痢,肠风,跌打肿痛等
临床应用

药草铺报告分享群来啦!

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。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,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。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,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。


以上内容(含文字、图片、视频)不代表本站观点。以上内容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,如有转载、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:2399943920@qq.com处理

樟科 性温 味辛 味甘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肾经
  • 资讯
  • 药方
  • 药草
  • 网友评论
Copyright © 2021-2022 https://www.yaocaop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药草铺 闽ICP备2021016764号-3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310号
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自于互联网、正规药学专著、杂志和文摘,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,也恳请批评指正。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